創意手法助力傳統文化的當代轉譯
2016年“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紐約系列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中央美術學院聯系美國美中文化協會共同承辦,是首個以當代公眾藝術的形式宣傳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型國際藝術活動。活動以“天籟無形、大地有聲”為主題,串聯于五大模塊主題展中,在紐約眾多具有代表性建筑場進行細節而又具體的展示;同時還邀請了譚盾、潘公凱、蘇新平、姜杰、段海濤等著名藝術家和設計師通力合作為活動展示做創意和設計。
國際知名作曲家、指揮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譚盾致辭
五大模塊主題展和紐約代表性建筑活動項目是此次活動的亮點。五大模塊主題展豐富多彩,涉及藝術、城市、中美藝術高校聯盟、創意設計和當代藝術等活動,從細節方面形象而具體地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完成了文化從意識形態到實質理解的轉化,是傳統文化當代轉譯的重要組成之一。紐約代表性建筑活動項目也是此次活動的重要部分,它的不同之處在于把中國元素成功融入到了時尚事物之中,帝國大廈“心象之聲”帝國大廈亮燈儀式、哈德遜河84號碼頭“心象之聲”哈德遜河主題焰火晚會、林肯中心中國公共藝術展與紐約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等活動均以具象方式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創意的展示方式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驚訝。中國傳統文化深厚悠遠,表達方式略有不當就會造成“不倫不類”的效果,因此如何策劃決定了活動是否能夠成功舉辦的重要因素。在借鑒2015年“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系列活動成功經驗上,舉辦方從創意視角出發,意識形態具象化,智慧地完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轉譯,傳統文化也再一次在國內掀起學習熱潮。
活動引起傳統文化學習熱潮,展示方式被借鑒
傳統文化是國家形成和發展的產物,是民族性格和精神最好的展示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漸漸被淡忘,逐漸被流行和時尚所替代,甚至被無知人士“愚弄”,一度淪為路邊之物。此次活動的展示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重拾和尊重,同時也向人們傳達了傳統文化也可以融入當代社會環境的觀念。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不少人關注了此次活動,并且表示此次活動激起了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除此之外,創意十足的活動形式也被不少企業所借鑒,為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6年“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紐約系列活動形式多彩多樣,展示方式個性創意,給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社會環境提供了很好的表現切入點和展示方式。不少人也表示期待這次活動完美成功,希望類似活動越來越多。
